南京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年人有15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选择居家养老,如何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促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列为今年的监督重点,在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对全市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
在1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连续提出12个市民百姓关心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市民政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医保局等8位市政府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据悉,南京市人大有关工作机构将把现场询问相关内容整理形成审议意见,按程序交市政府研究办理。
特殊时期为老年人服务不中断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许多老龄人生活带来了不便。请问市民政局,疫情防控期间是如何为居家老龄人提供服务的?”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腊军问。
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回答:疫情防控期间,南京不仅率先派遣养老服务队支援武汉,还率先实施养老服务机构封闭式管理,率先为居家老龄人提供刚性需求服务,率先在省内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复工复产。截至4月20日,复工复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74家,共计为8.7万多名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累计服务26.8万人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询问现场,王建华委员问起南京全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总体规划。
市发改委主任许明回答:截至2019年底,南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达到1335个,实现了全覆盖。“新增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14个”“为5000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项目列入2020年全市民生实事。南京接下来将进一步突出居家养老工作,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努力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
对于失能、半失能等一些需要长期医疗护理依赖的老年人,南京在推行长期护理保障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王启塘委员就此向市医保局发问。
市医保局局长刁仁昌回答:将在“提高保障待遇,支持医养结合服务向家庭延伸;完善定点管理,支持服务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方面多下功夫。
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
“社区+居家”是绝大多数老龄人选择的养老模式。陈雷委员问起南京目前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相关规划。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回答:将从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三个方面去落实,涉及新建住宅小区项目的,明确应按照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用房。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除了居家护理和送往传统养老院,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既能为高龄老人提供
但是“电子保姆”服务再周到,也无法比亲人的陪护更贴心。陪伴是最实惠的孝心,是最长情的
昨天,从无锡市便民服务中心了解到,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项目中的空调清洗服务进入高峰期,一些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2.64亿。另外,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
日前,苏州吴中区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特殊困难老年群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牵头起草了《关于面向居家养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开展应急呼叫服务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