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2.64亿。另外,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那么,在家怎么养老?这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当务之急。
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养老新模式,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养老院一般的待遇。
-1-
“物业+养老”模式 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为了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近两年,住建部等部门除了鼓励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还不断推行“物业+养老”的模式。
再过几天,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北社区新装的两部电梯就要投入使用了,这两部电梯由政府投资建设,居民不用集资,每次上下,可以选择单次付费,也可以选择包月使用。这一下子,让这两个单元的老人们感到分外高兴。
北京市民 李钰章:我们这个单元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将近10位,装了电梯以后,生活的品质改善了、提高了,所以我们真是非常的高兴。
劲松北社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如今居民中近40%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加装电梯,其实只是这个老小区的物业做的一件事。从去年开始,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从社会上引入了物业公司,开始试点“物业+养老”的新模式,头一件事,就是给有需要的老年人家里安装各种紧急呼叫器、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备。
北京市民 王金霞:上卫生间里起来蹲下,起的时候缓慢,得有个扶手,我们社区和物业为我们都想到了也做到了。你像我家里就给我安了一键呼,我在卫生间里头特别方便,我真的如果有事了一拉,对方就知道了。
不仅如此,入住的这家物业,还为小区所有老人梳理了一张为老服务清单,包括老年餐、理发、电器清洗、保洁、助浴等,可以基本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只要老人们有需求,可随时联系自己的物业联系人,由其负责对接第三方机构,由此实现第一时间就近服务响应。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北社区有机更新项目运营负责人 吴杨洋:我们物业经常会跟居民联系打电话,包括一些入户问询的形式,关注老年人有哪些为老方面的需求,包括买药、送餐以及一些入户的卫生的清理。
北京市民 王金霞:有事的话,他们都知道哪个门哪个号有了问题了,及时地帮助解决,所以在这一方面都特别好。
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劲松北社区新引入的物业除了加大对老年居民的服务力度之外,还借助小区环境的改善,将一些老旧场地改造成为便民设施和老年人活动空间。在小区活动室记者看到,这里定期会举行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和各类兴趣班,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2-
“物业+养老”内容延伸 打造品质养老服务
目前,各地在推行“物业+养老”的服务过程中,服务内容逐渐再向纵深延伸,社区养老餐厅、社区养老医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新服务也在不断涌现。
临近中午,郑州绿都社区居民张素英和她的邻居围坐在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小餐厅内,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家常。这些老人大多孩子不在身边,以前每天为一天三顿饭而发愁,今年3月份,小区物业新开设的小餐厅解决了这个问题,记者在这里看到午餐品种多样,而且价格非常实惠。
据了解,绿都社区现有人口一万多人,老年人占了其中的1/3,之前社区也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但因为场地小、人手不足,远不能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于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社区尝试让物业从过去简单地提供安保、保洁等服务向社区养老延伸,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站。
河南国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经理 吴懿宸:目前为社区老人提供的一些服务,一个是一日三餐的供应,还有为孤寡老人,6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简单的义诊服务,还有日间康复服务。
有了这个新家,老人们不仅能够在这里交流分享,休闲娱乐外,一个电话,医生就提供上门服务,让社区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郑州市绿都社区居民 李荣静:我要是哪不舒服的话,给养老服务站打个电话,他们护士都过来了,特别方便。
物业人员日常服务业主,与老人接触频繁,相对更容易准确掌握各户老人的需求。老人日常医疗、保健等服务都很强调时效,物业24小时驻扎在小区,能快速解决老人的紧急求助。物业的介入让社区养老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与传统机构养老相比,这种模式更容易被老人接受。既不离家,也减少了很多子女的后顾之忧。
-3-
养老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给予小区老年人以特别的关注。除了这个之外,其实,这两年,我国还在200多个地区进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改革试点,一些地方为此特别建设了养老综合服务体。
上午十点,在成都市金牛区的友联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4岁的赵玉珍老人正在做早操。作为一名全托老人,她不仅吃住都在这里,每天还可以和其他老人自愿参加中心组织的运动、拼图、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
成都市民 赵玉珍:照顾得好,像亲人一样的,有家的温暖,就像亲人一样的,都喜欢我。
作为成都首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这家服务中心今年3月刚正式运营,记者看到,这里有健康评估室、康复室、养老房,能为社区内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医疗等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相比传统的机构养老,这种立足社区的服务中心,收费却并不高,而是根据每位老人所需要的实际服务收取不等的托管费用,像赵玉珍这样的全托老人,每个月仅需要支付3000元。
成都市民 赵玉珍:我自己在家做饭好单一,一个菜一个汤,多了吃不完,这里有三个菜,两荤一素一汤。
除了日托、全托等服务,这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还依托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为辖区196位老人提供着居家养老服务。而像这种社区养老综合体,成都采取的是公建民营的模式,就是在政府修建之后,引入第三方机构管理运营,最终按照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已经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未来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
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
目前,全国已有49个城市试点长护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
如何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等延伸服务?可以改进和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事实上,物业已多次
独居老人在家中遇到跳电情况该如何解决?社区养老该怎么破解24小时即时待命难题?“物业+
如今的泸州,这样的“物业+养老”服务站首批已建成15个,投用5个。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
近日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事项,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