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陶悦清


图说:陪伴者享受养老机构免费床位 图源:滨江区民政局

“真想不到,短短几天,已有接近20位报名者了。”这几天,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院长陈晓亮正忙着为机构“纳新”,不同于以往,这批即将入住机构的对象并非老人,而是一群活力十足的90后、00后。

踊跃的报名和热议,源于滨江区民政局最近发布的一则“招募令”:该区招募多代同楼陪伴者,入住养老机构,可享独立阳台、独立卫生间、公寓式住宅。只需每月300元管理费,并提供不少于10小时的为院内老人陪伴服务时间,即可享受免租入住的待遇。

自2019年推出“多代同楼”项目后,这已经是滨江区民政局第三次招募多代同楼陪伴者。老人和年轻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擦出了什么火花?为何要吸引年轻人入住专业养老机构?今天上午,记者来到阳光家园一探究竟。


图说:陪伴者与老人一同就餐。图源:滨江区民政局

推广初衷:让陪伴性养老服务常态化

作为杭州最“年轻”城区,滨江区有不少外来的创业、就业优秀青年,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4.8%。面对可预期的老龄化,该区近年来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动作频频,“多代同楼”项目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老年人尤其是活力老人,他们的需求不仅是吃饱穿暖、有人照料,更多的是对生活圈子、社会交际的追求。”滨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多代同楼”的模式创新,希望既能满足滨江青年人才住房的刚需,同时也为机构老人打开社交关系的新网络,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品质,“我们认为这是一次互惠共赢的双向奔赴”。

申请入住机构需要哪些条件?记者翻阅招募消息看到,陪伴者需满足十项基本条件。除了在滨江区内工作、在市区(六城区)无住房、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等“硬杠杠”之外,还需具备一些养老服务的软性技能。

比如,能为机构老人在白天提供稳定陪伴时间的陪伴者,或是有医学、心理学、文化艺术等专业背景的申请人,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申请人入住机构后,还需签订一年的入住协议,期间将面临服务时长考核、老人的口碑评价等。

从养老机构试水,未来将“多代同楼”模式复制推广,持续拓展到社区、社会上,于滨江民政局而言,连续三批次推动这场暖心的“养老服务改革实验”背后,不仅是要让老人获益,满足入住机构老人社会情感交流需求、提升文化生活品质,更意在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推动陪伴者提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陪伴服务技能,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尊老孝老的良好风尚。


图说:陪伴者与老人在一起。图源:滨江区民政局

老人心声:期待更多爱与陪伴

陪伴,让陌生的两代人产生情感链接。在阳光家园院长陈晓亮看来,滨江探索的“多代同楼”养老模式,让跨代人群一起居住生活,互帮互助,为破解养老机构存在的“孤岛”问题、老年人群的“精神孤独”现象提供了思路。特别是从老人心理特点出发,高龄老人与年轻陪伴者易形成“隔代亲”的代际关联,更容易形成亲密关系。

一对长者的故事至今让陈晓亮印象深刻。朱老夫妇是入住阳光家园的两位长者,在陪伴活动开展之前,社工向二老征求对陪伴者的要求时,老人便提出希望结对者是一位女孩子。原来在2019年年底,朱老夫妇的女儿因病去世,两位老人的生活一下失去了主心骨,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消减不少。而随着志愿者杨珠银入住机构,她定期来到老人房间,同他们聊天、谈心,老人因病入住医院期间,多次陪入院探望,陪伴在侧,成为老人强大的精神支持。

年轻人的到来,更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加了别样的色彩。往期与机构老人同住的,有公司职员、画室老师、警察、书法爱好者、网络作家……养老院结合年轻人自身技能开展课程与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年轻人与老人形成“一对一”结对,实现长期的个性化陪伴。

为引导年轻人以多种形式陪伴老人,机构、护理员与入住机构的陪伴者经常会策划一些创意小活动,丰富陪伴老人的社交场景。比如推广“早餐计划”,由年轻人陪同老人吃早餐、聊家常,一度受到年轻人的热烈响应。

“相较于民间自发的‘多代同住’模式,专业机构在招募、培训、考核方面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由政府、机构、社会三方联动,家庭、个人协同补位,确保老人在代际交往中获得生活服务与精神支持,弥补精神上的空缺。”滨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长寿时代”到来,期待这一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催生更多的美好生活共同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为养老院老人招募“陪伴者” 杭州滨江这场“养老试验”大有深意发布于2023/08/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