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艺佳

老老互助的优势是什么?

“老老人”受照顾,“小老人”有乐趣

“老老人”居家得到更多帮扶照顾,“小老人”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今,越来越多“以老助老”、“老老互助”的养老模式正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调研数据

(1)六街坊社区

社区情况:总户数1670户,60岁以上1423人,80岁以上660位。

老年互助社成立时间:2011年3月。

人数:45人

模式:“1+2+5”

互助时长:12年

(2)什刹海街道

街道常住人口71446人,60岁以上17603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5546位。

海心志愿者成立时间:2019年

人数:324人

模式:“1+5+22”

服务时长:6.13万小时

调研样本

“老年互助社”让老人重露笑颜

一场重病,高阿姨的老伴儿卧床多年,老年互助社的成员常常到高阿姨家来,帮她买买菜,陪她聊聊天。长久的陪伴和鼓励让高阿姨和老伴儿十分感动。高阿姨说,老伴儿临终前特意嘱咐她:“我走以后,你就留在互助社,和老姐妹们在一起。”

就这样,高阿姨在永定路街道六街坊社区老年互助社留了下来,积极参加各项助老服务。退休前她常给同事理发,如今重新操持起这门手艺给老人们理发,有的高龄老人难以下楼,她就带着理发工具到老人家中去。“我以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这些年反倒性格变开朗了,感觉自己还年轻着呢!”高阿姨说着笑了起来。

社区党委书记彭玉玲是老年互助社的发起人。六街坊社区老年人口多,一些社区工作难开展,她希望找到一种办法,实现老人的自助、互助和公助。

“2011年,社区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为老年互助出一份力。”退休后一直在家的刘阿姨一口答应下来。“和我一起第一批加入的还有7位女同志,所以当时我们取名‘三八妇女队’,后来队伍越来越壮大,变成了如今的‘老年互助社’。”刘阿姨还把自己的老伴儿拉进互助社,老两口一起为社区其他老人服务。

经过10余年发展,老年互助社逐渐规范化,制定了一套章程制度,形成“1+2+5”的管理模式,在社区引导下,由1名社长和2名副社长组织工作,成员分为邻里关怀组、老年调解组、老年日常照料组等5个小组。从接济困难老人住院到帮助生病老人买菜,从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到为孤寡老人寻找婚姻伴侣,互助社都会尽全力解决。老人们还商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帮助措施,例如老人间的互相关照和突发疾病的护送办法、互助社成员与本楼空巢老人结对子等。互助社还经常开展各类活动,老人们聚在一起做手工编织,讨论遇到的具体困难和解决办法……

69岁的郭阿姨是互助社最年轻的成员。“互助社多年的帮扶,受益的不光是得到照顾的高龄老人,我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更充实了。”郭阿姨说,她自己喜欢网购,看到有老人对智能手机感兴趣却不会使用,她就手把手教,自己在网上下单买吃的,也总想着多买一份给老人送去。

张阿姨本是隔壁社区的居民,早就听说六街坊社区有个互助社,后来两社区合并,她就立即加入进来。“有的老人生病卧床,子女一时半刻难以抽身,互助社的成员就轮流前来照顾。有的老人常年独居,下楼又不方便,我们就帮忙买点菜,上门陪着聊聊天,既让老人精神上得到慰藉,万一有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发现。”互助社的成员说,自己也是老人,所以更了解高龄和独居老人的真实需求。

彭玉玲表示,老年互助社充分发挥了老年人自身的力量,实现以老助老,不仅减少社区组织、家庭其他成员的压力,更让每一位参与互助的老人享有丰富的晚年生活。在老人们互助帮扶、志愿服务的带动下,社区也渐渐形成敬老爱老、互助友好的氛围,影响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永定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说,近年来,在街道的引导下,25个社区中已有13个社区打造了以老助老、老老互助的老年互助团队,老老互助的传承还在延续。“我有一天也会成为‘老老人’,不过,到那时已经有更多‘小老人’加入进来。”郭阿姨说。

“海心”志愿者服务中学知识

7月12日,一辆满载果蔬的货车来到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大院,老人们纷纷前来购买蔬菜,服务中心十分热闹。老人说,这些蔬菜都是头一天现摘的,一大早从密云拉过来,新鲜,价格还比别处便宜不少。什刹海街道以场地换服务,供应商每周来一次,这样的“福利”已持续三年。看到穿“海心志愿者”背心的李叔叔和刘阿姨,供应商甘先生赶忙拿出几个大塑料袋,挑着新鲜个儿大的果蔬往里装。“西红柿、黄瓜、茄子,再多装点贝贝南瓜,老人蒸着吃,软乎,好消化。”这些是专门为无法下楼或生活困难的高龄、独居老人准备的。


李叔叔说,蔬菜车每周都来,他们也每周都送,第一个送的是85岁的戴阿姨家。听到门外有上楼的声音,戴阿姨知道是海心志愿者,早早就开门等候。“他们经常来看我,给我送东西,帮我买药,像亲人一样。”有一次志愿者李叔叔傍晚前来探望戴阿姨,一进门却发现家里黑灯瞎火,一问才知道,戴阿姨家里的电灯开关是老式拉绳,拉绳下边挨着衣柜,时间一长,拉绳被磨断了,她够不着,开不了灯,晚上只能摸黑待在家里。于是李叔叔赶紧帮忙找到维修师傅,第二天就上门来给戴阿姨修好了拉绳,并特意改造了灯绳的位置,戴阿姨再也不用担心灯绳被衣柜边角磨断了。田阿姨年纪大了,眼睛又患有残疾,平时出门很不方便,只能在附近熟悉的地方活动。“疫情期间出门打疫苗、做核酸,海心志愿者来家里接我,带我走绿色通道做完,再送我回来。现在天儿热了,我很少出门,他们就经常来家里看看我,帮我留意家里的水电气是不是快用完了。”


什刹海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云介绍,什刹海街道各个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其实已经成立多年,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机制,社区与街道间、各个社区之间没有紧密的连接,志愿者队伍不规范、难以形成合力。为此,2019年由街道搭建平台,以什刹海“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为依托,联合22个社区的“低龄老人”组成“海心”志愿服务力量,通过“1+5+22”的管理模式,即以街道整体覆盖的1支大队、以鼓西、双寺、大红罗、护国寺、兴华五个区域进行划分的5支中队,以社区为单位统合的22支小队,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

“海心志愿者”均由低龄老人组成,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社工机构,志愿者得到了全面、专业的专项培训,例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老人急救方法、家庭照护员培训以及运用同理心倾听老人诉求等。

“这支由低龄老人组成的志愿团队,在养老政策传达、巡视探访、需求发现、精神慰藉、精准帮扶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郭云说,这个过程中,低龄老人是服务者,也是受益者。“比如现在很多高龄老人对养老政策和养老知识不了解,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志愿者们通过培训为这些老人答疑解惑,同时也是自身学习的过程,避免了自己将来就遇到同样的问题。”郭云说,街道还依托“志愿北京”平台,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公益文化活动、外出参观学习等都会优先面向服务时长长的志愿者。

志愿者刘阿姨一直在“海心”志愿者队伍中从事为老服务,她说,自己没有退出的打算。“服务别人,我自己过得也充实,这对我自己养老也是一件好事。”在刘阿姨影响下,她的孩子还没退休就已趁着周末时间,参与到社区的志愿服务中。

调研手记

老人最了解老人需要什么

采访中工作人员坦言,由于老龄人口众多,仅靠街道、社区几个工作人员,养老服务难以面面俱到,因此构建低龄老人参与服务体系,成为完善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

用志愿者们的话说:“老人最了解老人需要什么。”低龄老人参与服务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志愿者们不光在生活照顾、巡视探访等方面进行服务,还重视空巢、失独、患有重大疾病以及残障的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到老人身边,与老人交流做朋友、做伙伴、交流聊天,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与此同时,这一体系也为低龄老人再次融入社会搭建了平台,在帮助社区老人的同时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实,有获得感、满足感、成就感、幸福感。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老人最懂老人心!京城社区养老,老老互助得“双赢”发布于2023/07/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