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朱松梅 张骜 邓伟
专业人才打哪儿来?服务空间从哪儿找?
跨界养老不能赔本赚吆喝
跨界做养老服务,对物业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专业人才打哪儿来?服务空间从哪儿找?最重要的是,企业不能赔本赚吆喝,至少要达到收支平衡,才能长久做下去。记者采访了物业企业和居委会,听听他们的想法。
自行车棚改造而成的“美好邻里大食堂”,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干净卫生的餐饮服务。
调研样本
人力房租贵 成本是难题
经过数月筹备,远洋“物业+养老”驿站已经初具雏形,米白和浅黄的装修色系,让这里看起来敞亮温馨。每当有老人踏足,站长李亚芬总是第一时间笑意盈盈地迎接:“欢迎您!”
驿站一层的综合服务大厅里配置了自动体检机,可以测量血压和血氧,还有图书阅读角。老人如需助浴、小时工等第三方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也会帮忙对接靠谱的机构。不久之后,这里有望开设老年餐、适老化改造等其他类型的养老服务。
“把养老服务做好了,能提升业主的生活品质,让物业和居民的关系更融洽。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看重的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长期的社会效益。”远洋天地项目物业经理徐可介绍,但跨界做养老业务产生的成本的确不可忽视。比如,驿站用房是物业公司承租的,一年租金也要三四十万元。前三年有一定补贴,之后就没有了,要靠市场化运营去平衡。
人力资源的成本也摆在那儿。为了让养老服务更专业,远洋专门从专业机构“挖”来了李亚芬,希望她能培训、孵化一支养老队伍。今后还计划再招聘几位专业养老人才,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最近,已经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商尝试在驿站植入了产品和服务,如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老人们可以来参观、感受,喜欢的话,可请驿站联络服务商。这样一来,驿站既能出面帮老人谈价格、控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有一定经济收益。“当然,这只是目前的设想,究竟能不能达到效果,还得边做边看。”徐可说。
空间紧巴巴 项目难扩展
说起劲松北社区的养老服务,居民潘继红有夸不完的话。而当记者问她有什么期盼时,她毫不犹豫地说:“餐厅太挤了,再翻一倍也不嫌大!”
原来,经过几年完善,劲松北社区的养老服务虽已“五脏俱全”,却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老人们都说,100多平方米的餐厅太小了,最多只能摆下六张桌子,堂食的空间有限。
更加棘手的是,在劲松北社区内,一时很难再找到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满足老人们扩大食堂、拓宽会客厅的需求。
“希望市区两级政府能出台配套政策,进行整体规划,帮助更多老旧小区优化公共空间,让社区和物业在养老这篇大文章上再续新篇。”陈波说。
对于“养老领事”们,叔叔阿姨们的期待更多。“现在领事的主要精力,特别是上门服务这一块,还是偏重失能、空巢老人,希望能增加人员,扩大覆盖面和关注面,让更多的老人享受领事的贴心服务。”居民王金霞说。
听着老人们的愿望,社区和物业负责人心里也急。可是,想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扩大规模,少不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对于把养老作为“兼职”的物业公司来说,再上一层楼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和指导老师,这样才能保证面对各种情况的时候都能处理得及时,得当。”相关负责人说。
调研手记
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的信任感
在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物业跨界做养老,其实并非尽善尽美。可老人们只要提到自己的管家,总是会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感,带有长辈看晚辈的慈爱光环。
这份信任,就是“物业+养老”模式最坚实的基础。
远洋社区驿站的负责人说,养老服务能否做成功,第一道坎儿就是信任感。多数老人会对陌生人存警惕之心,因此,机构落地之后要做大量的宣传活动,包括义诊之类的,目的就是把老人吸引来,生人变熟人。再往后,才有可能去推广养老服务。从“生”变“熟”的过程非常漫长,甚至有时机构都倒闭了,信任还没怎么建立起来。
从这个角度上讲,物业拥有养老服务的天然优势。物业和业主之间存在长期合同关系,物业员工和老人及其儿女都是熟人。这种知根知底的关系,让物业提供的养老服务很容易被老人家所接受。
当然,这份宝贵的信任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当物业用心做好养老这份事业,信任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
智库点评
微利运营要提供多业态服务
李文兵(北京惠民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
物业公司做养老服务,先天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跟居民的交流互动很密切,二是手头有一部分硬件资源。难度也不可忽视:养老服务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医疗、配餐、日常照料等业务都与物业平时的工作关联度不高。所以,跨专业就意味着人员、资金成本都要增加。
物业公司是企业,微利的、良性的运营才是可持续的。这两年,我国很多城市在探索“物业+养老”模式,资金平衡是所有项目的困惑。我看到比较成功的一家是搞专业化、集团化运作,由专业机构输出标准、资源和产品,物业公司就负责日常服务、送餐等。
单一的服务项目很难给物业公司带来资金平衡。多业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系统科学的项目设计,才有可能让老年人心甘情愿买单。这些服务和产品中有低偿的、无偿的,也有能盈利的。比如我们现在倡导“积极养老”,就是说养老不是让老年人养着不动弹,而是为他们做老年生涯的规划,鼓励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那么物业可以组织老年旅游团、兴趣社团、开设老年大学等,这部分项目完全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实现盈利。
现在,全国的“物业+养老”模式都在初期探索阶段。从政府部门的政策上来讲,也建议给相关物业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京城物业跨界做养老行得通吗?钱和空间哪儿来?发布于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