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人们称为“老博会”的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吸引了全球400多家展商参展。新型代步机器人、防走失科技服、识别跌倒仪器……涉及老年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类智能产品,获得众多老年人的关注。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轮“婴儿潮”退休高峰的到来,我国老龄化步伐显著加快。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新增60岁人口将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4%。在人力成本不断攀升、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养老”正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智慧养老在上海已实践多年,但多位市政协委员调研后发现,相关产品仍存在研发与市场需求不对等、适老性不足、标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细分标准。近日,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市民政局的积极答复。


智能化提升服务精度

今年3月,70岁的蒋阿婆住进了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她发现,与其他养老机构不同,以往床头写有简单个人信息的纸质卡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液晶屏幕,除了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还有照护等级、风险防护、药物过敏、膳食提供等信息,并且随着她身体情况的改变而变化。

在蒋阿婆的楼上,还住着十多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每晚,配备感应设备的床垫会记录下老人们每小时的体动趋势、呼吸频率、离床告警频次等数据,数据会被同步至院内的智慧养老平台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诊治手段。记者在护理区看到,护理员用老人房门口的电子屏幕实时记录下老人每天的饮食、解便、情绪等信息,同步至平台进行统一分析、归档。

“以前,我们是靠人工手写方式收集老人信息,不仅低效、不完整,还可能出错,现在通过智慧养老平台收集分析数据后,老人的情况可以实时同步给医护、机构、家属等各方参考,大大提高了照护的精细度。”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院长姜学勤告诉记者。


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养老机构集成应用,去年底,市民政局出台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到2025年底,全市至少完成100家智慧养老院建设任务。得益于对信息化的较早探索,上海市第四社会福利院成为首批智慧养老院建设试点,目前已基本完成。

随着研发力度不断加大,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正从专业机构延伸到社区、居家,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优必选科技是一家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今年首次参加“老博会”,企业带来了多款康养服务机器人。其中一款智能代步机器人,植入了AI避障和导航功能,可以帮助老人独自驾驶,无需护理人员陪同。“目前,产品主要面向社区,我们也在机场、高铁站做了一些试运营。未来,老人或家属可以扫码租赁,价格更加实惠。”优必选健康事业部资深产品经理谢琨告诉记者。

在市政协委员、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兵看来,由于工作量、待遇等因素,目前,养老机构普遍面临人员招聘难的困境,加之养老机构本身带有公益属性,盈利性不高,一旦用人成本高企不下,机构运营将更加困难。智能设备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机构的人力成本。但他也指出,目前很多机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尚无法完全代替人工,此外,部分智能设备的价格仍较高,对机构来说难以承担。“一台消毒机器人,少则三五万,多则十几万,如何平衡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之间的矛盾,仍需要机构和市场共同努力。”

过度“智能”或引老人不适

虽然市场上的智慧养老产品层出不穷,但真正贴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仍然有限。徐兵直言:“展示性的产品多,实用性的产品少。”部分产品还存在档次不高、同质化严重、安全性差、适老性不足等问题。在今年“老博会”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直言,一些智能设备使用复杂,反而引起老年人“不适”,比如智能窗帘、屋内灯光全都要靠手机操作,感应式开关老人不但找不到,还容易误触。

展示性大于实用性的问题,在机构中同样存在。以近年来在养老机构中颇为流行的“防跌倒感应设备”为例,通过动作识别,一旦发现老人摔倒即可自动报警。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设备普遍存在感应过于灵敏导致频频误报的情况。“就像‘狼来了’喊得多了,服务方容易麻痹大意,反而可能酿成事故。”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坦言。

“传统养老行业的核心研发能力仍然较弱,许多企业主要聚焦于产品功能的整合。”在谢琨看来,当前中国“未富先老”的现象不容乐观,加之核心硬件研发周期较长,导致传统养老企业的研发动力不足。


行业人士认为,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不对等,是目前智慧养老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姜学勤也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智慧养老产品的开发并没有与行业进行精准对接,往往无法照顾到很多细节的需求。养老机构更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和护理风险,愿意与研发企业合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完善产品,但愿意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觉得为你一家去定制开发,成本太高,市场又小,所以并不愿意。”

以目前市四福院使用的智能感应床垫为例,当时院方和企业进行了多轮协商后,才调整了符合院内认知症老人实际需求的响应时间。但响应的配件更换又会遇到麻烦。“一个床垫用了三到五年就要换感应器,但供应链不完善,很难找到开发相应零件的厂商。”她建议,相关部门筛选、扶持优秀的供应商,与养老机构合作,聚焦行业需求进行研发,解决真正的痛点需求。

为解决需求和研发对接不畅的问题,部分企业已经做出尝试。谢琨曾参与多款养老机器人的研发,2021年,他和多名团队成员一起在养老院里封闭式住了三个月。实地体验之后,团队发现了许多未曾设想到的问题,比如,护工的流动率比团队想象中大得多。“刚教会一个护工她就离职了,我们住了三个月,护工离职了两波。”于是,团队只好一边优化流程,一边尝试与职校联合培养年轻工作人员,输送到养老机构。

“当前智慧养老专业性人才极其匮乏,养老服务人员对于智能化养老产品的认识或使用了解程度不深,使得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徐兵调研后发现,大多养老机构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在智慧养老方面并未进行精细化培训。对此,市民政局表示,上海已在养老护理员相关培训课程中丰富数字化、智慧养老相关知识内容。下一步将利用护理员、院长培训等机会,增设智慧养老方面的培训课程。

行业细分标准有待完善

在委员们看来,从研发到市场再到应用,产业链上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行业的整体繁荣发展。在加速老龄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看到了智慧养老产业的潜力,甚至很多行业外的企业也开始躬身入局,“跨界”针对老年生活进行产品研发。

在今年的“老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多家近年来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比如,原本从事服装纺织的企业,开发出了具备实时定位和一键报警功能的防走失科技服,电商零售平台开辟了智能家装适老等业务,还有人工智能公司开始投资智慧养老项目。

“这几年国产产品越来越多,竞争激烈,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了下来。”徐兵说,以自动化的护理床为例,大概五六年前的售价在三五万元左右,如今价格已降到三五千元,养老机构相对更愿意接受。


行业的长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标准体系的建设。市政协委员刘宇等调研后发现,目前,一些智慧养老产品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影响了各类产品的集成和全场景智慧养老体系的构建。一家智能物联护理床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产品研发满足相应国标,但具体的研发标准仍要参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护理流程,目前国内细分的产品标准仍然缺乏。

“国家标准,可以说是划定了行业的下限,但是产品质量的上限要靠企业的核心创造力。”谢琨告诉记者,以代步机器人为例,企业除了要符合国标,目前也在制定企业自己的标准,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刘宇等委员则建议,建立智慧养老装备及平台的统一标准规范,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构建老龄用户相关的数据库,并制定严格的数据获取和使用范围规范。

“近年来,我们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智慧康养专委会秘书长王鸷告诉记者,至今协会已制定发布22项智慧健康养老相关的标准,其中3项标准被政府采信,涉及报警服务、居家安全平台和硬件设备等。此外,还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指南,后续将根据指南陆续完善相关细分标准。

市民政局在提案答复中表示,结合智慧养老实践,上海积极推进标准规范制定,先后组织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通用技术规范》等多项团体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智慧健康养老居家安全监测要求》也已完成送审稿编写。智慧养老院验收标准初稿也已形成,并开展了智慧老年助餐、为老服务一键通等标准规范的拟制工作。下一步,将依托上海市大数据平台,继续推进技术标准互认和数据开发。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顾杰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Rong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清华教授:智慧养老产品过度“智能”,反而引老人不适!痛点如何解决?发布于2023/06/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