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将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这是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信息。据悉,到2025年,本市养老床位数达到17.8万张。至2035年,规划设置21万张养老床位,达到全部常住老年人口3%的床位配置标准。
图说:百岁老人入住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资料图)。种楠 摄
上海是一座深度老龄化的城市,如何满足几百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过去五年,上海新增养老床位2.65万张。去年初,市民政局推出了养老床位统筹及轮候试点工作方案,加强保基本养老床位的统筹利用,保障本市达到一定照护等级的老年人“有床位可供入住、有意向可供排队、有清单可供选择”。
增加一张养老床位,并不仅是增加一张床,其对应着餐饮、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紧急救援、日间照料、家政、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业界对于养老床位的定义越来越细分,除了一般的养老床位之外,还包括养老护理床位、认知障碍症症照护床位等,因而看待养老床位数量,不能简单地看供求,更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问题,需要调整养老床位的统计方式。
冷热不均是近年来上海养老床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边是中心城区“一床难求”,另一边是有的郊区养老院床位长期“空转”。除了地段因素之外,上海多数能力完好或者轻度失能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需要申请养老床位的老人中,绝大多数是中度、重度失能以及高龄老人,这也导致护理型床位及养老床位实际服务人群有较高的重叠率,且养老床位存在较高的空置率。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从自身角度考虑选择更优质的养老方式。平衡养老床位供给,关键还是要摸清老人的具体需求。比如:身体好的老人比较关注的是地段以及餐饮;失能、失智老人,他们对于养老床位的护理和功能的考量,肯定多于地段等因素。
增量又增质,才能让更多养老床位满足养老个性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两会快评|养老床位增量后如何“落地”?发布于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