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台涉老惠老政策100余项,连续30次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建成运营养老机构增至579家,累计发展养老助餐点1015个,医养结合机构达205家……十年来,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坚持把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采取积极、主动、科学应对的人口老龄化措施,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创制,健全服务体系,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营造养老敬老孝老社会氛围,持续推动首都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涉老惠老政策100余项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养老有了更多保障,健康长寿不再是奢望。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达到441.6万人,占比20.2%,正式迈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北京居民期望寿命达82.47岁,比2012年提高1.12岁,高龄老年人持续增加,老龄健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市老龄协会副会长孙立国介绍,十年来,本市充分发挥市老龄委统筹协调作用,增强成员单位整体合力,“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多次对市老龄委组成部门进行调整,成员单位由2012年的42家增加到当前的53家。同时建立《市老龄委工作规则》,完善七项工作制度,实现以制度规范老龄事业发展。完成市区两级老龄委机构调整,各区成立老龄事业发展中心或相关职能机构,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力量。
近年来,本市老龄政策体系在不断完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制定《北京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统筹规划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年来,全市制定出台涉老惠老政策100余项,形成了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基础,以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为主要支撑,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老龄政策体系。
2022年,本市第30次连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2012年每月人均450元增加到887元,增长近一倍;福利养老金从2012年的每月人均277.5元增加到802元,增长近两倍,促进了广大老年人共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以及其他各类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一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全体城乡老年人。老年人社会优待范围进一步拓展,优待对象从2012年时的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扩大到2015年的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通过种种举措,本市老年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累计发展养老助餐点1015个
孙立国表示,通过多种举措,养老服务体系也在日趋完善,比如,统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构建“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2012年至2021年,全市建成运营养老机构从400家增长至579家;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从无到有,分别建成运营276家、1112家和3500张。全市累计发展养老助餐点1015个。关注“三失一高一独”等重点老年群体,2021年,全年累计向困难、失能、高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津贴27.39亿元,月均发放87.14万人次。编制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明确养老服务发展思路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目标,释放养老产业新动能。
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21年底,全市已经有472家医疗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率达到81.2%。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全市医养结合机构205家,其中两证齐全的187家,医养结合床位数6.15万张,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已建设2所安宁疗护指导中心、9个安宁疗护示范基地。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391万份,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91%。
助老志愿服务队达4548个
可以看到,通过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全社会对老年人也更加“友好”。本市着力解决老年人在居住、出行等方面存在的不友好问题,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化水平。2021年底,全市累计确认1066个小区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累计开工665个小区、完工295个小区。全市29个社区被命名为“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32个社区拟被命名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正在公示);53个社区被命名为“2021年北京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市累计加装电梯2261部,为2万多户居民提供便利,加装电梯速度、效果和质量处在全国前列。
此外,还启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0.6万个,全市无障碍环境规范性、适用性、系统性水平显著提升。优化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公交集团配备无障碍公交车1.2万辆,城区无障碍公交车配置率达到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从2010年起,连续12年开展“孝星”“孝顺榜样”命名活动,以市政府名义命名了“孝星”5.9万名、“孝顺榜样”120名。深化助老志愿服务模式,壮大助老志愿服务人才队伍,截至2021年底,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中60岁及以上老年志愿者84.7万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4548个。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建立完善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智慧助老”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切实解决。
孙立国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首都定位,聚焦老年人需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推动首都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北京市建成运营养老机构增至579家发布于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