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根据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老龄人口基数大。上文已提到,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因此老龄人口规模特别庞大。
2.增速快。根据中国人口预期寿命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近几十年不到70周岁,增长到2017年的76.7岁。寿命增长,意味着高龄老人增多,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快,2022年以后的未来十年,随着,新一轮退休潮来临,平均每年将新增3000万老年人口,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3.分布地域广,城乡差异明显。我国老年人口分布遍及五湖四海。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老年人口随着子女进城,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老龄化问题,农村出现大量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等。
4.未富先老。当前我国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养老金、退休金及少量固定资产收益等。农村老人部分还有土地租金、农副产品收益等。但总体上,老年人属于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的特殊群体。未富先老的现象仍将长期存在。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是就业人口减少,人口红利渐渐消失。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加上出生人口减少,就业人口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人口减少了,投资、消费动力减弱,人口红利也相应减弱。
二是造成医疗、养老等资源吃紧。随着老年人口增长,身体机能退化,失能化程度加深,医疗、养老资源消耗增加,医疗、养老资源分布不均衡,同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矛盾突出,出现城市养老床位一床难求,而农村养老床位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三是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弱化。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正在发生改变,80后、90后随着60后父母老去,家庭支持养老的功能正在减弱。养老服务需求正在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仅靠家庭往往不能满足。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营造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新型老龄观。
一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根据当地老年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养老床位和养老设施规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充分利用闲置学校、厂房等资源,不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完善各类服务标准,如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以评促改,以改促升。
三是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养老服务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门产业,涉及行业的方方面面。以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带动养老服务水平提升,以养老产业发展带动社会就业、消费增长,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如养老地产、老年助餐、智慧养老、智慧医疗、家政培训等。
总之,广大普通人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这一基本国情,应该积极应对,既有挑战,同时也应看到广阔的养老服务市场,当下正是发展养老服务朝阳产业的时机。
声明:本网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如何看待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建议收好发布于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