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搜养老网为您带来众多养老机构信息.

长护险破养老痛点 描绘失能人员“幸福生活图”

  • 搜养老网
  • 2021/09/18
  • 新华报业网
  • 次浏览
  一人失能,往往会让一个家庭失衡,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自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工作启动以来,宜兴市医保部门直击养老“痛点”,着力解决宜兴市长期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需求,助力“老有所护”,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宜兴全市已受理长护险申请逾万人、完成评估八千多人,发放待遇超1.29亿元。这张越织越广、越织越密、越织越有温度的“大网”,正稳稳托起百姓的“大需求”和“大期盼”。

  政策为锚 尽送长护“春风”

  “现在的人平均寿命长了,更得提高生活品质。”宜兴市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失能家庭要么聘请保姆居家照顾,要么将失能人员送往社会机构,“无论哪一种,都会给失能家庭增加无尽的负担。”

  由宜兴市医保局领导班子带队,对接全市18个镇(园区、街道)并全面走访了养老、护理机构,不到半个月,就摸清了全市失能人员底数。随后又迅速开展专题培训,印制长护险宣传折页,组织“医保先锋”志愿者走进村、社区、车站、广场等,开展政策宣讲,利用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报纸、电视等,将长护险政策的“春风”吹到家家户户。

  “春风”已至,要描绘失能人员“幸福生活图”还需一笔一画实打实。宜兴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专业的保险机构提供了发挥空间。设置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准入“门槛”,约定服务标准,通过“医保统筹+政府补助”,保障长护险资金来源。现阶段,宜兴市长护险缴纳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医保统筹基金筹集每人40元,政府补助每人30元,个人仅需每年缴纳30元。在参保人被评估为重度失能时,可享受每天50元的待遇补贴;被评估为中度失能时,享受每天30元的待遇补贴。目前,全市共有41个长期护理保险申请受理点,实现了服务网点镇街全覆盖。

  监管为舵 把稳规范“航向”

  让惠及群众的好事落地,容易!但要把好事做好,还需把好每个细节关口。

  如何发挥保险机构在“长护险”领域的积极作用?宜兴市医保部门根据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做好长护险定点机构的准入退出,并按季度开展巡查,重点检查机构的长护险待遇抵扣、服务协议签订、待遇享受人失能状态等情况,根据巡查结果相应作出限期整改、暂停长护保险服务或解除长护保险服务协议的处理。目前,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已纳入30家,退出7家,长护险定点护理培训机构已纳入2家。

  失能等级评估是长护险的风险控制核心,评估需把握好标准尺度。为此,宜兴市医保局常态化开展长期护理待遇稽核,对居家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走访,对实际情况与评估结果不符、死亡后未及时上报、护理后情况改善等情况,迅速跟进处理,保障基金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待遇稽核追回长护险基金约26万元。

  服务为帆 期许之“舟”远航

  “你们上门服务时展现出的那份认真、专业,让我们深受感动,能评上长护险真是太好了!”今年4月,家住溧阳市的潘茂芝写来感谢信,对眷属陶同娣能享受到长护险表示感激。

  今年68岁的陶同娣家住西渚镇,患有严重类风湿已40余年,近几年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手脚变形,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陶同娣丈夫去世多年,儿子又车祸在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今年3月,姐夫潘茂芝为陶同娣申请了长护险,当月月底就拿到了重度失能的鉴定结果。按摩、擦身、喂饭、量血压、记录大小便次数和时间……看着护理人员尽心尽责地照顾家人,潘茂芝直呼这真是个好政策!

  此外,医保部门还不断加强协议管理能力、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只为让越来越多的失能人员实现有尊严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失能家庭缓解肩上的重担。

相关推荐

“长护险”让养老更有保障 覆盖人群超过5000万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在医疗需求之外,丧失日常生活

上海试点养老机构长护险“异地通关”

据悉,目前本市已有上海舒孝、上海亲和源等连锁品牌养老机构启动该项试点,其在长三角地区

今年长三角将新增2.5万张异地养老床位,“长护险”试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近年来,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和产业

长护险试点3年:究竟给养老带来哪些帮助?现状如何?

5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文决定扩大长护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增加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

长护险探索制度化 助力养老体系补短板

在我国有着“社保第六险”之称的长期护理险不断前行,试点扩围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作为我

常州:“长护险”武进模式 让老人体面养老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武进区正式办理失能评定申请人数为2869人,达到重度失能2426人,发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