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三河村85岁的谢婆婆,患高血压、糖尿病和脑梗,重度失能。之前一直在家里照护,家人实在是力不从心。常州市武进区在全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后,由家人送入定点养老机构,每月由长护险支付1200元购买服务,个人只需支付1300元,极大地缓解全家经济负担。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武进区正式办理失能评定申请人数为2869人,达到重度失能2426人,发放待遇1558.42万元,定点机构26家。“长护险”武进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已成为常州乃至全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实践。
构建“长护险”武进模式
“长护险”被称为“五险一金”之外的“第六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重度失能人员的护理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中的最痛点。
2019年,武进承担起全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市区两级给予极大支持,发改、财政、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紧密配合,先后完成政策制定、经办服务招标、经办队伍建设、参保登记征收、失能评定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开发、上门评定和结果公示、护理机构定点准入、护理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梳理完成158项经办标准动作,着力构建具有武进特色的“长护险”运营模式。
实现“长护险”全覆盖
立足城乡统筹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武进区长护险试点实现参保人群、保障年龄、保障待遇三个“全覆盖”。
武进参保对象覆盖108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真正实现城乡一体、普惠一致;待遇享受不受年龄限制,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也可申请享受待遇;保障项目除基本生活照料的费用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亦纳入支付范围,这在全国已开展“长护险”的城市中处于领先。
经办服务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在“长护险”的实施中,武进构建了“一体一库两翼+移动终端APP”综合经办信息平台,除了一体化的经办系统、标准化的基础数据库等,还开发了参保人、评定、护理服务、巡查稽核4个移动终端APP。
“做了哪些事、服务是否到位”可实时上传,保证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在失能评定中,在专家库中随机盲选评定专家,数据采集后由系统综合评定,杜绝了人为干预因素,对每一名申请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长护险”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长护险”武进模式打通了基本医疗保险与长护险的转换路径,提供了解决失能人群在医院长期压床顽症的办法,同时探索建立家庭病床支付机制,通过签约家庭医生衔接家庭病床,解决了居家失能人群难以获得有效医疗护理的难题。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在医疗需求之外,丧失日常生活
据悉,目前本市已有上海舒孝、上海亲和源等连锁品牌养老机构启动该项试点,其在长三角地区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近年来,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和产业
5月6日,国家医保局发文决定扩大长护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增加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山西
在我国有着“社保第六险”之称的长期护理险不断前行,试点扩围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作为我
长护险制度是持续性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个人缴费,比单纯的财政补贴更能吸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