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搜养老网为您带来众多养老机构信息.

抱团养老易散伙?不如参考一下这些养老新模式!太值得期待了

  • 搜养老网
  • 2021/05/24
  • 齐鲁壹点
  • 次浏览
  15年前,上海22位老人众筹5万,买下了一栋房子,重新装修后抱团养老。15年后,“老年乌托邦”因矛盾无法调和曲终人散。

  去年,5位相识20年、平均年龄50+的单身闺蜜在云南打造了梦幻般的“养老之家”,让网友们羡慕哭了,纷纷表示:“这不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吗?”

  抱团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方式,为何始终吸引老人,却又让老人纠结不已?先听听退休族的心里话——

  关于抱团养老,大家有话说

  01

  抱团养老的好处

  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普遍比较枯燥,老两口单独住常常会觉得孤单寂寞。抱团养老,往往是亲朋好友,一群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居住在一起,大家没事可以聊聊天、下下棋,生活乐趣会增加不少。

  不想和不熟悉的人一起住在养老院。老了,找一处喜欢的地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住在一起,平日里在一起喝茶、下棋,偶尔出去旅行,日常也能互相照应,既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又消除了失落感和孤独感。这不挺好的事吗?

  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吃得好、住得好,更重要的是关怀、亲情与友情。

  老年人单独生活,一日三餐既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往往剩菜剩饭,浪费了不少粮食。多人一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分担生活费用,降低人均生活成本。花少的钱却可以多的人一起吃饭,感觉吃饭都香了几倍,何乐而不为呢?

  02

  抱团养老的弊端

  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生活习惯,虽然大家平日里关系很要好,但从来没有真正生活在一起过,这种紧密的抱团养老,时间一长便会因生活方式不一样引发矛盾。

  这种养老模式确实让很多人羡慕,但是,局限性也很大:

  一、老人的身体状况要良好;

  二、大家兴趣爱好相投,且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三、每个人都要性格开朗豁达,大家交往多年,相互了解,出现问题能互相包容,不斤斤计较。

  这样才能“抱”得紧、坚持得久。

  都说距离产生美,“知己”偶尔相逢,会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假如天天在一起,就可能事与愿违;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人和人之间,最好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哪怕是“知己”。所以我认为,还是居家养老为好。

  抱团养老在各地境遇不一。据我分析,那些散了的群体,都存在一些心态问题,主要有两种因素:

  一是钱。收入少的嫌生活标准高,不愿多交钱;私心重的遇到公益开销,不想去分担;疑心多的怀疑替大家管钱的人不廉洁,钱拿出来不放心。

  二是攀比。面对收入高的人,眼红;见到人脉广的人,来气;遇着本领大的人,嫉妒。这些因素,会让人渐渐产生离群心理,这种心理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最终导致大家不欢而散。实践证明,缺乏平和心,难以抱成团;只有三观正,方能抱成团。

  新抱团养老方式,正在探索中

  传统的紧密型抱团养老方式存在着一些不足,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如今,抱团养老又出现了一些新方式,既保有家庭氛围,又能避免其中不足,让心仪抱团养老的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种新的抱团养老方式——

  01

  候鸟式抱团(旅居养老)

  有一种“候鸟式”的抱团养老方式近年来很流行,比如一群老年人根据气候的变化,到海南、山东、贵州等地旅居,具有养老与旅游相结合的特点。因为大家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互相照应,又因为多数人采取候鸟式居住模式,“抱团”时间短,相对来说问题较少。

  旅居式“抱团养老”的关键是选好组织者,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委托有资质的旅行社或公司。工作人员要经验丰富,熟悉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方便安排吃住;还要有随行医生,各项设施配备齐全,这样比较安全。

  其二,就是在参与“抱团养老”的人员中推选负责人。负责人要有公正之心,甘愿为大家服务,并且身体健康,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除了选好组织者,团体内部还要制定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既要考虑到大的方向,又要考虑到吃喝拉撒等小细节。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实行起来难免遇到新问题。所以,全体成员要保持互相谦让的心态,遇到新问题时能求同存异。

  02

  和年轻人抱团(多代同楼)

  杭州曾推出名为“多代同楼”的养老服务。参与项目的年轻人只要付每个月300元的租金,就能住进养老院里的套房,要求则是每个月都要参加助老志愿服务。

  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种新型的抱团养老服务模式改革。主要是通过丰富年轻人和老年人共同体验的社交场景,让老人重燃生活热情,主动参与生活、融入社交圈,建立新的邻里关系。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

  03


  “老老人”和“小老人”抱团( 时间银行)

  去年,一种名为“时间银行”的抱团养老模式逐渐在我国兴起。

  这种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互相抱团,相对年轻、体健的“小老人”,花时间帮“老老人”做做家务等服务,累计“时间币”,等自己年纪大了之后,就可以用这些累计的时间币,来获取晚年时的照顾,实现“以老帮老、以老扶老”,让互助养老得到良性循环。

  这种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当大家手脚还利索的时候,既不花钱,又锻炼了身体,还有了一定的晚年护理保障。

  以上几种新型抱团养老方式,虽然大多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离普及到全国还有些距离,但也为大家的养老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总归是一种盼头。

相关推荐

物业+养老?又一个居家养老新模式,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难题!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2.64亿。另外,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宝山月浦探索养老新模式

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对养老工作的要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宝山区民政局、月浦镇人民

探索珠澳养老新模式!澳门老人在湾仔街道养老将享同等待

今后,澳门老年人也可以享受珠海的养老服务。记者6月25日从香洲区获悉,本月23日,澳门街坊

上海嵌入式社区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

上海是国内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大型城市,目前其户籍人口中超过三分之

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重庆高新区首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

30日上午,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首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高新区探索“医养结合

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重庆铜梁持续补齐农村养老服

1月26日一大早,重庆铜梁侣俸镇敬老院的厨师陈治力就出门了——这天是老人们搬进新家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