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你来一下。”王梅娟接到电话后,立即启程前往服务对象家中应援。王梅娟是江苏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员工,来电话的老人是她的服务对象。王梅娟的日常工作就是承担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工作,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按照区域分工,王梅娟的服务对象有100人,都是79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作为政府向社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承担着宜兴市2.5万名老人的居家养老援助服务工作。该中心按照1:100的比例配备员工,对居家老人开展日常巡护和应援服务,切实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

员工在培训(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智能化平台对接“老人家”
在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员工有着统一的工具包。工具包里,理发器具、指甲剪、清洗工具、手电筒、服务对象健康档案以及鞋套、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等,一应俱全。每个员工能独立完成清洗油烟机、维修家电、擦窗户、厨卫设施维护、测量血压等工作,还能陪聊天、帮老人理发和修指甲、搬运大宗物件等。每个员工的服务对象分布在5公里范围内,就近上门处置老人的各种诉求。
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面广量大,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心智慧平台,提高全员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中心平台设置了热线电话,1个号码呼入、16台热线电话同时接入,工作人员以随机工号排单形式接听,实现了中心全部服务种类的电话点单。中心微信平台集约了12个服务类项,方便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及其子女在线点单,及时提供生活物资配送等应援服务。此外,服务中心与120建立了援助联动机制,24小时有工作人员值守。
援助服务发挥强大社会效益
“我们的服务对象,一户老人就是一个家。我们开展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首先要敬重老人,维护老人的尊严。”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才龙说。
“宜兴城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0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9%。”宜兴市财政局局长狄胜君表示。
“像这样的上门专业保洁服务,市场价每次要80—100元,但在宜兴,对符合条件的老人,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在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类项一览表上,居家老人养老援助服务的项目十分周全。
今年3月4日那天,王梅娟在老人竺初家做完相关服务后,照例与老人沟通交流,老人在转身去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后脑着地失去意识。王梅娟按培训要求立即拨打120,同时汇报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区域负责人。服务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与老人女儿取得了联系。因送医及时,老人脱离了危险。
援助服务面临“供给不足”这道坎
目前,宜兴市有3家社会组织成功中标居家养老援助服务项目。其中,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因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较高、为老服务经验较为丰富,承担了9个镇(街道)符合条件的老人的居家养老援助服务。
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中标单位之一,宜兴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科学搭建多元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摸索和总结实践经验,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对策与建议。陈才龙介绍,居家养老服务是得民心、尊重人性的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家庭传统养老方式日渐式微,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没有与子女、孙辈等共同居住,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换。而养老服务机构及配套设施现阶段尚无法满足社会总需求。宜兴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须立足家庭,依托社区,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两种手段的作用,大力建设老年服务社区居家资源网络支持系统,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