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养老院上搜养老网. 搜养老网为您带来众多养老机构信息.

我国多地试点“家庭养老床位”

  • 搜养老网
  • 2021/07/26
  • 央视
  • 次浏览

 

央视网消息: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真空地带,为解决这一问题,江苏、北京等地试点“家庭养老床位”服务。

所谓“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对家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 

江苏南京:五年建成近六千张家庭养老床位

江苏省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家庭养老床位的城市,2016年起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通过对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后将养老服务链接到老人家里,通过智能床垫、人体感应小夜灯、呼叫器等智能设备,为他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机构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有需求还可以通过呼叫器一键呼叫养老服务。

北京西城:照护管理师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北京市西城区为解决深度老龄化和空间资源紧张的矛盾,2019年起试点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并创新推出照护管理师岗位,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针对老人的养老需求链接服务资源。

山东青岛:一年签约1.4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山东省青岛市有失能失智老年人约10万人,其中入住养老机构的不到2万人,有8万多失能失智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去年7月起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一推出就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不到一年的时间,签约的老人就达到14000人。80岁的鲁秀妹和老伴之前住在一家养老机构,每月的费用大约6000元,如今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之后,每个月花费不到2000元。

江苏苏州:夜间照护弥补居家养老空白

在“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基础上,去年起,苏州市推出夜间项目,依托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在夜间时段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置基础服务,以及个人卫生、饮食照料、临床护理等个性化服务,弥补高龄独居老人夜间照护空白。 

 

 

“家庭养老床位”发展面临成本较高人才短缺等难题

我们看到,“家庭养老床位”为失能老人的养老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家庭养老床位”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上门服务的成本偏高,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有待加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各地推出的“家庭养老床位”都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家庭适老化改造方面的补贴标准为3000元到5000元不等,运营补贴则基本上都是参照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依靠政府补贴资金的撬动,家庭养老床位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之后,由于消费习惯等原因,老年人自费消费的水平普遍偏低,为此一些试点地区开始放慢了发展速度。

跟传统的养老机构床位相比,家庭养老床位的出现,节省了土地和建设费用, 据有关试点城市测算,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但是由于家庭养老床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养老服务机构上门服务的成本较高。

另外,跟养老机构集中照护相比,家庭养老床位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养老护理员,而原本就供不应求的护理员短缺问题也制约了家庭养老床位的发展。

相关推荐

银川:打造家庭养老床位 把养老院“搬到家”

养老不离家,是很多老年人的愿望。据银川市兴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今年为民办实

养老不离家!江苏建成1.4万余张家庭养老床位

7月14日,记者从民政部在南京召开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江苏已建成1.4万

“发展家庭养老床位”首次纳入规划

近日,由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民政部:“十四五”期间将扩大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范围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18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将

武汉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失能老年人在家可享专业照护

 验收合格的家庭养老床位,可享受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床位运营补贴;连续提供6个月以上签

三年完善家庭养老床位 今年重点关注失能老人

2021年年初,181位海淀区人大代表联名提出11件与养老工作相关的议案,合并形成关于“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