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玩游戏、鼓励老人参加文艺表演、邀请老人讲怀旧故事……近日,渝北区红领巾社工机构的社工们在木耳镇金刚村互助养老点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接一个的趣味活动,让50多位老人心里乐开了花。欢笑的背后,映射的是渝北区探索“互助养老+流动养老+助老员服务”新模式的成效。
渝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该局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模式改革,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第三方社工机构在渝北区50个互助养老点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流动养老+助老员服务。
目前,社工以流动的方式,活跃在木耳镇、兴隆镇、大盛镇、统景镇等镇的16个村互助养老点,通过建立积分制度、兴趣小组、志愿服务等运行机制,每月定期为500余名老人开展体检、健康咨询、生日会、理发等活动。
据了解,社工在互助养老点除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外,还会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为老人提供一些阅读、心理辅导、日常保健等临时托管和日间照料服务。同时开设流动爱心超市,充分带动低龄老年人服务高龄老人、自理老人服务非自理老人参与服务的积极性。低龄老人和自理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后,可获得爱心超市积分券,该券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为更好地照顾村里的高龄、独居老人,促进日常互助养老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社工机构还建立了由村助老员担任一级联系人、各互助组组长担任二级联系人、院落负责人担任三级联系人、亲属担任四级联系人的互助四级联系制度,以“社工+助老员”的流动养老服务与村内互助养老相结合新机制来服务老人。
目前,在各村精选出的助老员已为互助养老点的老人提供助医、助行等日常服务近100余人。到今年年底,社工、助老员将在渝北区的互助养老点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个人卫生护理能力提升、兴趣娱乐等活动达40场,服务老人3600人次。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显示,要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
5月18日,走进江西宜春丰城市潭埠村的“幸福食堂”,菜香扑鼻而来。院落里,厨房、医务室、
相比退休后的城市老人,一些农村老人仍需再劳动。数据显示,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40%以
今年,漳州将建设8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普惠养老,完成适老化改造2000户,培训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很多农村集体经济经过几年发展逐步壮大,一些农村也建起了养老院,但
1月26日一大早,重庆铜梁侣俸镇敬老院的厨师陈治力就出门了——这天是老人们搬进新家侣